近年外墙涂料因色彩丰富、成本低廉、施工简便,对建筑物有很好的装饰和保护作用等特点,在建筑外墙面装饰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,同时对外墙涂料工程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,现阶段很多外墙涂料工程质量不达标,因此有责任提高外墙涂料工程质量控制技术。
良好的建筑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灵魂,再完美的建筑效果如果没有建筑质量的保证都只是昙花一现而已。为此,在进行建筑外墙涂料施工的过程中,要将施工质量放在首位。
进行建筑外墙涂料施工之前要把握好相关建筑涂料的质量,严格按照建筑设计、建筑环境要求以及节能环保理念合理选择建筑涂料。要对涂料样品进行性能指标检测,严格抵制劣质涂料。不仅如此,选定涂料后还要对送来的涂料进行严格验收,并按照涂料类型进行分类存放,从源头上保证涂料的质量。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中,能够用于墙体涂料工程的涂料种类有很多,依照涂料的使用条件以及涂料的应用范围,涂料的用途也有所不同。
在施工之前,施工人员一定要与采购涂料的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,明确不同涂料的应用范围,确保外墙涂料与内墙的涂料区分开,从而保证建筑外墙涂料工程的工程质量。
对于新外墙涂料方面,一般要刮涂腻子层来找平基材,在刮涂腻子层时要严格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施工,批刮腻子不要一次性太厚,以免引起腻子的开裂,由于质量不同,在腻子层全部干透之后要检查腻子层的强度,
如果腻子层的强度达不到,要选用渗透型封闭底漆涂刷两遍,首先加强一下腻子层的强度,以免腻子层强度低导致外墙乳胶漆龟裂、脱皮、粉化等弊病;对于翻新墙面,要将松动、起皮、附着不牢的旧漆层用铲刀等工具将其铲掉,用砂纸将附着牢固的旧漆层打磨成麻面,然后再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,除去表面的残渣、灰尘等杂质,待基材干燥后进行满刮腻子,然后可根据新墙面的施工方法进行。
各种涂料都离不开温度的保养和滋润,为此,材料对温度和湿度有很大的要求,适应的环境对于涂料的装饰变得很容易,有利于涂料的干燥、成膜。施工时温度的过高和过低,都会将涂料的粉刷效果变差,很容易出现粉化、开裂、脱皮等弊病。
外墙涂料为水性体系,一般的环境要求涂料施工时,施工温度控制在5~35℃范围内,避开高温气候,要求空气相对湿度≤85%;涂装前24h,涂装后12h不应受雨淋浇,未成膜前不能遇水;
雨天或湿度较高以及劲风气候有必要中止施工,避免涂膜被冲花或泛白,否则涂层就会干燥时间过长,严重影响其附着力,形成涂层松动、起泡、脱落、流挂、变色等问题,需天晴墙面彻底干燥后方可持续涂装。
进行外墙刷涂前要先将刷毛浸湿然后再蘸取涂料,以便刷涂施工后进行清洗。进行涂刷施工时要将刷子与墙面的角度控制在50~70°之间,以保证刷涂的美观性。
进行刷涂后要对墙面的局部地区进行修饰,这时就要将刷子与墙面的角度控制在30~45°之间,进行快速刷涂时。在刷涂的过程中还要把握刷涂片段之间的距离,既不能过宽,也不能过窄,以免墙面出现接头痕迹。
与刷涂一样,进行外墙滚涂前也要先将滚筒浸湿然后再蘸取涂料。蘸取涂料时只需将滚筒的一半浸入涂料中,取出滚筒后还要将滚筒在匀料板略微滚动,并用废纸将滚筒上多余的涂料吸取出来。
在进行滚涂的过程中要按照“从上至下在自下而上”的滚涂顺序进行施工,随后再进行横向滚涂,要将滚涂片段的间距保持在滚筒宽度的四倍之内,才能避免滚涂片段出现接头痕迹,不仅如此,在滚涂施工过程中,每次滚涂都要重叠滚筒的1/3,按照“先轻后重”的滚涂原则均匀用力,以保证滚涂施工的质量。
在建筑外墙涂料施工工程完工后,要细致的检验外墙施工工作。依照行业标准要求对外墙进行严格的检查,检查过程中必须仔细认真。不但要检验查看墙体的颜色、力度、内外茬以及整洁度外,还应当检查建筑物墙体表面是否有掉粉以及起皮等问题。
总之,外墙施工的控制在于环境的影响、装修工人技术以及其它很多综合性因素,虽然外墙施工出现很多问题,且根源很复杂,但整体上相对较好,一些人为性因素还是能克服的,随着科技发展、技术进步和工人施工手段的不断提高,以及涂料质量的进步和更新,只要认真学习和遵循科学的装修方式,就会将装修做到更好。